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自大會召開以來,全國人民、甚至放眼全球,都在關注、聚焦大會的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大會審議通過的黨章修正案,體現(xiàn)了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最新成果。
對于高校教師而言,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再一次強調教育的地位與目標,是我們教學活動過程中的錨點與準心,應時刻牢記“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進一步落實課程思政,在教學中教師要站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高度,將黨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到教學育人過程中,引導學生堅定不移地跟黨走。
與學科特點聯(lián)系來看,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xiàn)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課程中,蘊藏著大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故事、優(yōu)秀傳統(tǒng)思想與偉大的作家、作品。這些都是教學過程中可供挖掘的思政素材。如何講好、如何提高學生主動汲取、思考的意愿,是教師真正應該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中強調:“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知識是死的,人是活的。有限的大學生涯中,學生能從課堂、從教師身上獲得的知識必然是有限的。真正能夠根植學生心中、影響他們今后成長的是“魂”。因此我們作為高校教師要時刻不忘初心,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自身為表率來引導、教育學生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