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來賓、各位同仁、同學們:
今天,我們聚集在這里,紀念張騫出使西域2155周年,翻找20多個世紀之前,一位中華使者兩次出使西域的歷史背景和利害得失于今天的中國當下有何借鑒意義,是一件十分有價值的活動。張騫通西域,擴大了漢朝在西域的影響,后來中原同中亞、西亞乃至南歐的交往正是沿著張騫的足跡,走出了譽滿全球的絲綢之路。同時,他的西域之行探及了西域各國政治軍事經(jīng)濟地理文化風俗等等情況,為以后的政治脈絡奠定了基礎。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除政治聯(lián)盟的最初動機之外,客觀上溝通了亞洲內(nèi)陸的交通要道?梢哉f,中國之對外開放,張騫的踏實踐行,對后世有開創(chuàng)意義。我們說,中華文化也可以理解為三個文化,人際關系上講和諧,族際關系上講和睦,國際關系上講和平?追蜃咏虒覀冋f,德不孤必有鄰,禮之用和為貴。中華民族之所以五千年長壽不衰,和為貴是長壽的之一。正因為漢武帝的時候雄才大略,才有了后世的持久和平,他統(tǒng)一意識形態(tài)而行獨尊儒術,他反對分裂果斷平定閩越之亂,又戰(zhàn)略上主動出劍,三擊匈奴,收復河套,封狼居胥,成就中華史上一曲盛世華章。
今天我們紀念張騫為復興中華民族尋找新的精神動力,其中之意,不盡言表,謝謝大家。 |